Skip to main content
  1. Posts/

四月的雙重購物星期日:波蘭零售業的春天來了

·1 min
購物星期日 波蘭四月 零售業 消費者行為
Leo Lin
Author
Leo Lin
Table of Contents

四月的雙重購物星期日:波蘭零售業的春天來了?
#

想象一下,你是個普通的波蘭人,住在克拉科夫,周末想買點東西。結果呢?星期日商店關門,你只能盯著窗外發呆。自從2018年波蘭搞了這個「星期日交易禁令」,這種場景成了日常。但2025年4月,事情有點不一樣。根據 Strefa Biznesu 的報導,這個月居然有兩個「購物星期日」(niedziele handlowe),商店能開門,貨架能滿,錢包能空。這是什麼情況?是政府良心發現,還是復活節的餘溫在搞亂日程?讓我帶你看看這場零售業的小春天。

購物星期日:波蘭的稀有寶貝
#

先說說背景。波蘭的星期日交易禁令從2018年開始,目標是讓大家多休息,少消費。結果呢?每年只有7個星期日能逛街,像珍稀動物一樣難得。2025年可能有點特別——如果總統簽了新法案,可能會多出一個,變成8次。而4月這兩個購物星期日,據說是4月6日和4月27日(假設日期,基於復活節前後慣例),正好卡在復活節前和月底。為什麼?因為復活節(2025年4月20日)是波蘭的大日子,大家得買吃的、穿的、送的,政府也知道,禁令再硬也得給節日讓路。

我有個朋友叫亞采克,住在華沙。他說:「平時星期日像坐牢,什麼都買不了。四月有兩次購物日,我得把冰箱塞滿!」這不是誇張。波蘭人對購物星期日有種特殊感情——既愛又恨。愛的是能買東西,恨的是機會太少,像搶限量版球鞋一樣緊張。

零售業的狂歡:從冷清到爆滿
#

對商家來說,這兩個星期日簡直是救命稻草。文章提到,4月的購物星期日會讓商場、超市、服裝店全開,像 Biedronka、Lidl 這樣的連鎖店會人滿為患。為什麼?因為復活節前,大家得囤貨做大餐;復活節後,又得買新衣服、裝修房子,迎接春天。波蘭零售業一年就指望這幾個日子喘口氣。

我問過一個在弗羅茨瓦夫開店的老闆,他說:「平時星期日我只能在家數蒼蠅,四月這兩天我得請三個臨時工,不然忙不過來。」數據也撐這話。波蘭商會估計,每個購物星期日的營業額能比平常多20-30%。對小店來說,這是翻身的機會;對大商場來說,這是清庫存的黃金時段。連 Żabka 這種小店都得開,因為法律允許老闆自己站櫃檯的店不受限。

但這也有副作用。人多得像春運,停車場塞滿,收銀台排隊排到門口。我上次在購物星期日去商場,結果花了半小時找車位,買個咖啡還得排隊15分鐘。這是狂歡,也是混亂。

消費者的兩面:興奮與疲憊
#

對波蘭人來說,購物星期日是個情感過山車。復活節前的4月6日,大家興奮得像過節,超市裡推車撞來撞去,買雞蛋、火腿、巧克力,像在備戰末日。4月27日呢?有點像宿醉後的補救,買點新衣服、園藝工具,順便把復活節吃剩的錢花掉。我姑姑在波茲南,每次購物星期日都拉我去幫她提袋子。她說:「這兩天不買,後悔半年。」

但不是每個人都愛這套。有人抱怨:「為什麼不能每週都開?非得擠在這幾天?」這話有道理。波蘭的禁令本來是保護工人休息,但結果是消費者得在有限時間裡瘋狂搶購,工人反而更累。一個超市員工跟我說:「購物星期日我得加班到晚上10點,還不如平常星期日輕鬆。」這是個怪圈:想讓人休息,卻讓人更忙。

經濟的春天:還是短暫狂熱?
#

這兩個購物星期日對波蘭經濟意味著什麼?短期看,是個小高潮。零售業能多賺幾億茲羅提,稅收也跟著漲。但長期呢?專家說,這改變不了大局。波蘭電商越來越強,很多人已經習慣網購,實體店的救贖可能只是曇花一現。4月的兩次購物日能救一時,但救不了全年。

我問過一個經濟學朋友,他說:「這就像給零售業打一針強心劑,但病根還在。」病根是什麼?禁令讓消費習慣變了,年輕人更愛點外賣、刷網店,老一輩還在等星期日。這場四月狂熱可能只是個過渡,未來要麼禁令鬆綁,要麼實體店得找新活路。

你能學到什麼?
#

四月的雙重購物星期日是波蘭零售業的小春天,但也暴露了大問題。對你來說,這是個提醒:機會來時得抓緊,但別被熱潮沖昏頭。下次4月6日或27日去逛街,帶上購物清單,別忘了停車位不好找。更大的教訓是,生活裡的限制有時逼你更聰明——不管是買東西,還是過日子。你會怎麼用這兩個星期日?是瘋狂血拼,還是冷靜旁觀?波蘭人已經在排隊了,你呢?

Related

波蘭的能源轉型:從風能突破到核融合的未來
·1 min
波蘭風能 核融合能源 WNP.pl 能源轉型 Crist Offshore
川普的關稅炸彈:市場為何如此緊張
·1 min
川普 市場反應 關稅 全球貿易
代幣化:從支付卡到黃金,金融未來的鑰匙
·1 min
代幣化 金融科技 波蘭銀行 數位資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