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  1. Posts/

波蘭人告別德國:移民時代的終結

·1 min
移民 勞動市場 德國 經濟
Leo Lin
Author
Leo Lin
Table of Contents

波蘭人告別德國:移民時代的終結
#

卡羅爾,一個 35 歲的波蘭水電工,坐在盧布林的家中,喝著咖啡。「德國?再也不去了,」他說,搖搖頭。過去,他每年花半年在慕尼黑修水管,賺的錢是波蘭的三倍。但 2025 年,他和許多波蘭人一樣,選擇留下。德國的「淘金夢」為何不再吸引人?

不再是應許之地
#

加入歐盟後,超過 200 萬波蘭人湧向德國和英國,尋求更好的薪資。建築工人、看護、司機——波蘭勞工支撐了德國經濟。但 WNP.pl 報導 顯示,2025 年波蘭人離開德國的速度創下 2008 年以來新高。原因很簡單:波蘭的薪資上漲了。2024 年,波蘭人均購買力達 18,768 歐元,國內工資已接近德國的低階工作。

同時,德國的吸引力下降。房地產危機讓慕尼黑的租金飆升,生活成本侵蝕了移民的收入。「Kto w cudze gniazdo lezie, ten swoje traci」(誰闖進別人的巢,就會失去自己的),這句俚語道出了卡羅爾的心聲:與其在德國掙扎,不如在家鄉過安穩日子。

人性的選擇
#

卡羅爾的故事並非特例。瑪麗亞,一位曾經的德國看護,回到波茲南開了一間小店。「我想念家人,德國的生活太孤單,」她說。波蘭的勞動市場正在改變,91% 的貸款人能按時還款,顯示經濟信心。德國則面臨勞工短缺,特別是在建築和醫療領域。

未來的抉擇
#

波蘭人回流是經濟進步的象徵,還是短暫現象?如果國內經濟放緩,卡羅爾和瑪麗亞會再次打包行李嗎?真正的問題是:我們追求的是金錢,還是屬於自己的生活?波蘭人正在用行動回答這個問題。

本篇俚語
#

俚語:Kto w cudze gniazdo lezie, ten swoje traci
音譯:克托·弗·丘傑·格尼亞茲多·雷齊耶,滕·斯沃耶·特拉茨 (Kto-w-cù-dze-gnia-zdo-lè-zie, ten-swo-je-trà-ci)
字面意義:誰闖進別人的巢,就會失去自己的。
引申意義:放棄自身根基去追逐外在利益可能導致損失。
文化背景:這句俚語反映波蘭人對穩定和歸屬感的重視。
與主題的關聯性:波蘭人放棄德國工作,選擇留在家鄉,反映對穩定生活的追求。

Related

德國缺工,波蘭勞動成本暴漲!你還敢投資嗎?
·1 min
勞動市場 移民 德國 勞動成本
勞動市場的暗流:烏克蘭移民如何重塑波蘭經濟
·1 min
勞動市場 移民 烏克蘭 波蘭經濟
茲羅提震盪:穩中求進
·1 min
匯率 歐元 美元 經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