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  1. Posts/

Rafako 的重生之路:波蘭能源與軍工的新棋局

·1 min
Rafako 波蘭能源 軍工
Leo Lin
Author
Leo Lin
Table of Contents

Rafako:從破產邊緣到收購焦點——波蘭能源巨頭的吸引力解析
#

在波蘭的工業版圖中,Rafako(全名Rafako S.A.)曾是能源行業的一顆明星。這家成立於1949年的公司,數十年來一直是波蘭發電設備製造的支柱,專注於鍋爐技術、能源基礎設施和環境解決方案。然而,2025年初,Rafako宣布破產,699名員工被解雇,債務纏身,似乎一切都將走向終結。但就在這片廢墟中,一場潛在的重生正在醞釀。波蘭國有企業——工業發展署(ARP)、西里西亞金融公司(TF Silesia)和Polimex Mostostal,以及一個意外的韓國投資者,紛紛表達了收購興趣。這究竟是怎麼回事?Rafako為什麼在破產後仍具吸引力?本文將深入探討其從谷底到焦點的轉變,以及背後的動因。

一、Rafako的輝煌與崩塌
#

Rafako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波蘭戰後重建時期。作為一家專注於能源設備的公司,它在國內外市場上建立了穩固的地位。從傳統燃煤鍋爐到現代化的燃氣和生物質能技術,Rafako一直是波蘭能源轉型的重要參與者。它參與了多個標誌性項目,例如為Jaworzno III電廠建造910兆瓦的發電單元,這是波蘭最大的燃煤發電項目之一。根據Dziennik Zachodni的報導,Rafako不僅是技術供應商,也是當地經濟的支柱,在拉齊布日(Racibórz)地區提供了數百個就業機會。

然而,輝煌的背後隱藏著危機。Rafako的財務問題早在2019年就已顯露,當年虧損高達2.84億茲羅提(約合7000萬美元)。2020年的COVID-19疫情進一步加劇了困境,供應鏈中斷和項目延誤讓公司雪上加霜。但真正致命的一擊來自與Tauron集團的爭議。Jaworzno項目的技術故障導致Tauron要求13億茲羅提(約合3.3億美元)的賠償,這場糾紛直接推動Rafako在2024年9月提交破產申請。2025年1月,法院正式宣布其破產,隨後裁員699人,留下價值不菲的資產和技術遺產在破產管理人的手中。

二、破產後的轉機:誰在覬覦Rafako?
#

就在Rafako看似無望之際,收購的興趣迅速浮現。根據Parkiet.com和Bankier.pl的報導,三家波蘭國有企業——ARP、TF Silesia和Polimex Mostostal——計劃聯手打造一個「特殊目的載體」(wehikuł),以接管Rafako的部分資產。這一計劃已提交至波蘭競爭與消費者保護局(UOKiK),每家企業將出資900萬茲羅提(約230萬美元),總計2700萬茲羅提,試圖復活這家能源巨頭。更令人意外的是,一個韓國投資者——據傳是Hanwha集團——也出現在潛在買家名單中,與波蘭海軍的「Orka」潛艇採購案掛鉤。

這場收購熱潮並非偶然。Rafako的破產並不意味著其價值的消亡,反而為投資者提供了低成本進入的機會。以下是Rafako吸引力的核心原因:

三、Rafako的吸引力解析
#

1. 技術與專業知識的遺產
#

Rafako的核心價值在於其數十年的技術積累。作為波蘭唯一一家能夠獨立設計和製造大型發電鍋爐的公司,它擁有從傳統能源到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技術組合。這些技術不僅適用於國內市場,還具有出口潛力。例如,Rafako曾參與國際項目,並在歐洲能源轉型中扮演重要角色。破產後,這些技術並未消失,而是成為可被新投資者利用的資產。

對ARP和Polimex Mostostal來說,Rafako的技術意味著在能源轉型中的競爭優勢。隨著歐盟對碳中和目標的推動,波蘭需要升級其能源基礎設施,而Rafako的專業知識可以填補這一空白。Polimex作為一家工程公司,本身在能源項目上有豐富經驗,與Rafako的技術結合,能形成協同效應,提升其市場地位。

2. 能源與軍工的雙重潛力
#

收購計劃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,是新公司將同時涉足能源和軍工領域。Bankier.pl報導,這一「載體」旨在提供「能源與軍工的專業解決方案」。這並非空話。Rafako的工廠和技術可以用於製造軍事相關設備,例如潛艇發動機部件或能源支持系統。這與韓國Hanwha的興趣不謀而合——Hanwha是全球知名的軍工企業,若能通過Rafako進入波蘭市場,並與潛艇合同捆綁,將獲得巨大的戰略優勢。

對波蘭國有企業來說,這也是一步棋。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下,波蘭正加大軍工投入,Rafako的資產能幫助其在國防領域分一杯羹。這種雙重用途的潛力,讓Rafako從單純的能源公司變成了一個戰略性資產。

3. 低成本收購的誘惑
#

Rafako的破產為投資者提供了「抄底」的機會。根據Dziennik Zachodni,破產管理人目前負責出售其資產,包括工廠、設備和知識產權。與一家正常運營的公司相比,這些資產的價格大幅降低。ARP等企業僅需投入2700萬茲羅提,就能獲得價值遠超此數的技術和基礎設施,這種低成本高回報的機會在市場上並不多見。

對韓國投資者來說,這同樣具有吸引力。Hanwha若能以低價拿下Rafako,不僅能擴大其在歐洲的足跡,還能利用波蘭的勞動成本優勢,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。

4. 政府支持與市場需求
#

波蘭政府對Rafako的重生表現出濃厚興趣。Parkiet.com提到,早在2024年,國有資產部(MAP)就開始尋找拯救Rafako的方案。政府視其為能源安全的關鍵一環,不願讓其技術和就業機會完全流失。這種政治支持為收購計劃提供了穩定性,降低了投資風險。

同時,市場需求也在推動這場交易。歐洲能源危機和對本土供應鏈的重視,讓Rafako的技術和生產能力變得更有價值。無論是升級老舊電廠還是滿足軍工需求,Rafako都能在當前環境下找到立足點。

四、收購背後的挑戰與前景
#

當然,Rafako的吸引力並非沒有風險。破產程序尚未結束,債務清理和資產分配可能拖延交易進程。韓國Hanwha的參與也充滿變數——若潛艇合同落空,其興趣可能迅速消退。此外,新公司的商業模式尚未明確,如何平衡能源與軍工業務仍是未知數。

但前景依然樂觀。對波蘭企業來說,Rafako的重生不僅是經濟考量,更是國家安全的需要。若計劃成功,新Rafako可能成為能源轉型和軍工發展的雙引擎,帶動當地經濟復甦。對亞洲投資者(包括韓國或其他潛在買家),這是進入歐洲市場的捷徑,尤其是在當前地緣政治和能源格局下。

五、對亞洲投資者的啟示
#

對亞洲投資者而言,Rafako的故事是一個值得關注的案例。它展示了如何在危機中尋找價值,並利用技術和市場需求創造回報。無論是穩定的現金流還是國際化潛力,Rafako的吸引力在於其低進入成本與高成長空間的結合。對於尋求併購或IPO退出機制的投資者,這可能是一個值得押注的目標。

結語
#

從破產的邊緣到收購的焦點,Rafako的轉變是一場資本與策略的博弈。其技術遺產、能源與軍工的雙重潛力、低成本機會以及政府支持,共同構成了它的吸引力。無論最終是波蘭國有企業還是韓國Hanwha勝出,這家公司都可能在未來的能源與國防領域重塑自己的角色。對投資者來說,這不僅是一場交易,更是一個關於如何在廢墟中找到黃金的故事。

Related

歐洲國防投資新風潮:從波蘭彈藥廠看防務產業投資契機
·1 min
國防 彈藥 軍工 投資
樂高一樣建造住宅
·1 min
建築 預製混凝土 Pekabex 房地產
Google AI 改變波蘭搜索遊戲:SEO 與投資者的下一步
·1 min
Google 搜索 SEO 數位市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