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kip to main content
  1. Posts/

烏克蘭員工值不值得聘

·1 min
烏克蘭員工 亞洲雇主 投資 員工
Leo Lin
Author
Leo Lin
Table of Contents

烏克蘭員工值不值得聘-亞洲投資者的雇主視角
#

嘿,如果你是个亞洲投資者,手裡握著資金,想在東歐找點機會,聽我說:烏克蘭人是個金礦,但也可能是個雷區。我不是在跟你賣夢想,而是從波蘭人的視角挖出真相。2025年3月22日,波蘭街頭的聲音告訴我們:烏克蘭人不只是難民,他們可能是你下一個員工——或者下一個頭痛來源。你準備好了嗎?

戰火下的潛力:他們有多拼?
#

讓我們直接切入重點。2022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,幾百萬人跑出來,多數衝進波蘭。我在華沙聽到Piotr,一個波蘭咖啡店老闆,講了個故事:有個烏克蘭女人Olena,逃來時身無分文,卻在他店裡打工,半年後自己開了個餃子攤,生意火到不行。Piotr說:「她比我見過的任何人都拼,像餓了三天的狼。」

對亞洲雇主來說,這是什麼信號?烏克蘭人不是來混日子的。他們被戰爭逼到絕境,生存本能爆棚。想像一下,你在上海開工廠,需要工人加班趕貨,烏克蘭員工可能不只點頭,還會問:「能不能多幹點?」他們的韌性,是你在亞洲本地市場難找的。

挑戰來了:態度與磨合
#

但別急著拍手,事情沒那麼簡單。波蘭人給了我們另一面。Piotr說:「有些烏克蘭人挑剔得很,嫌工資低,嫌環境差。」我在克拉科夫聽到Kamil,一個年輕波蘭人,抱怨:「我朋友請了個烏克蘭人做倉庫管理,結果他三天就跑了,還說工作太累。」這像什麼?像你雇了個亞洲員工,結果他嫌棄996,轉頭跳槽。

作為亞洲投資者,你得明白:烏克蘭人不是機器,他們有脾氣,有期望。戰爭讓他們失去一切,有人感激任何機會,有人卻覺得全世界欠他們的。你要做的,是篩選——找到Olena這樣的鬥士,而不是Kamil口中的「跑路王」。

真實案例:價值還是風險?
#

讓我給你畫個畫面。我在波蘭遇到Anna,一個開小超市的媽媽。她雇了個烏克蘭小子Mykola,負責搬貨和收銀。Anna說:「他第一週笨手笨腳,但我教他怎麼用收銀機,現在他比我還快。」Mykola每天早到半小時,晚上幫忙鎖門。Anna笑著說:「我多給他加了點薪,他差點哭了。」

但也有反例。Kamil的朋友雇了個烏克蘭人做司機,結果貨沒送到,人不見了,還欠了租金。對亞洲雇主來說,這是現實:烏克蘭員工可能是你的超級英雄,也可能是個不定時炸彈。你得有眼光,分得出誰是真金。

情感轉折:從懷疑到信任
#

Piotr一開始不愛用烏克蘭人,覺得他們「靠不住」。但Olena改變了他的想法。他說:「她讓我看到,烏克蘭人不是來搶飯碗的,他們是來證明自己的。」Anna也有轉折:「我本來怕他們偷懶,但Mykola比我兒子還努力。」

對亞洲投資者,這是個啟示:別被刻板印象綁住。烏克蘭人跟我們一樣,有夢想,有弱點。你得給他們時間,也得給自己耐心。磨合過了,他們可能是你最忠誠的戰友。

投資回報:聘他們的利與弊
#

來算筆帳。利:烏克蘭員工成本低,波蘭的最低工資比亞洲很多地方便宜,他們還願意加班,效率可能超乎預期。Olena和Mykola證明了,他們能從零開始,給你創造價值。弊:語言不通、文化差異、甚至戰爭創傷,可能讓你多燒點腦細胞。你得準備培訓,甚至請個翻譯。

對亞洲雇主來說,這是場賭注。你在越南開廠,可能找本地人更省心;但在東歐,烏克蘭人是個獨特選擇。他們的拼勁,可能讓你的生意翻倍,但你得有本事管好他們。

你能學到什麼?
#

波蘭人的視角告訴我們,烏克蘭員工不是完美的,但他們有潛力炸裂。對亞洲投資者雇主來說,別只看履歷,看人。Olena和Mykola是你的目標,那些跑路的傢伙,你得學會甩開。想知道更多細節?看看這篇原始報導,波蘭人的真話全在裡面。

現在,問問自己:你敢不敢聘個烏克蘭人,賭一把他們的鬥志?機會就在眼前,抓不抓,看你的!

Related

土耳其投資夢:從民主到獨裁的十字路口
·1 min
土耳其 獨裁風險 投資
波蘭核武夢:特朗普掀起的風暴與未來發展
·1 min
波蘭 核武 東歐 投資
Leapmotor B10與SMR:波蘭的雙引擎投資熱潮
·1 min
零跑 波蘭電價 SMR能源 投資